立即加入會員,專屬活動優先通知!

ESG、永續投資不能再想用就用 台灣追上歐美永續監理腳步,連馬桶水箱容量上限都要管|2023永續路徑

ESG、永續投資不能再想用就用 台灣追上歐美永續監理腳步,連馬桶水箱容量上限都要管|2023永續路徑

各國陸續針對「永續金融」訂立標準及規範。

Shutterstock

永續金融監管進入全球戰國時代,歐盟、美國、英國、台灣的監理機構葫蘆裡賣什麼藥?

 

能源危機升高、極端天氣事件增加,2022新冠疫情雖見降溫,但2023年將面臨能源、經濟與社會三大難題,永續發展有哪些挑戰與機會?「CSR@天下」將以【2023永續路徑】系列文章,提供今年永續發展的重要觀察。

2022年5月,德國檢方旋風式搜索德意志銀行旗下的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(DWS),理由是「ESG資產不純」,涉嫌漂綠,誤導投資人。隔天,DWS執行長沃爾曼(Asoka Woehrmann)請辭下台。

吹哨者是DWS前永續長菲克斯勒(Desiree Fixler),她說,整個金融業習於「膨風」氣候聲明,因為「ESG是一個能安全誇大的話題」。 

然而,隨著歐美提高監管力道,要求永續資訊透明度,ESG基金將越來越難「掛羊頭賣狗肉」。

歐盟:一波波收緊政策,ESG基金降級浪潮將持續

首先,歐盟金管機構「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」(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,簡稱ESMA)近日澄清《永續金融揭露規範》 (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, 簡稱SFDR)中的深綠基金只能進行永續投資,引發ESG基金的「大洗牌」,去年第四季資產管理公司主動將1,900億美元(約5.75兆台幣)的「深綠」基金(Article 9)降級為「淺綠」(Article 8)。

「我們預期近期第 9 條基金的降級浪潮將持續下去,」晨星永續研究全球總監比奧伊(Hortense Bioy)告訴《路透社》,歐盟的綠色基金正在發生質變。

歐盟ESMA打漂綠,新提案鎖定基金名稱

當前深綠基金僅占3.3%,淺綠占52.2%,但ESMA的新提案,恐將引發新一波浪潮,導致4兆美元(約121兆台幣)的淺綠基金再降級為非ESG類別(Article 6)。

該提案要求,基金名稱中若使用了ESG或永續相關用詞,即須證明80%以上的投資有助於永續;涵蓋永續字眼者,還須額外證明40%的資產符合SFDR的三項永續投資標準。該提案於2 月20 日結束公告。

晨星估計,目前市場上僅18%的淺綠基金符合新的永續投資門檻。不符合規定的ESG基金,將面臨兩個選擇:刪除基金名稱中的ESG、永續用詞,或改變投資組合以達門檻。

「(基金名稱)是投資人,尤其是散戶,分辨投資基金最重要的指標之一,也是一個極好的行銷工具……我們擔心有些基金在名稱中用了ESG或永續相關用詞,卻未必符合永續特徵。」ESMA 主席羅斯(Verena Ross)在一場演講中說。

面對歐盟監理單位一再出手,倫敦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湯森德(Matt Townsend)告訴《彭博》,「現實主義的寒意」正席捲ESG投資,「這將促使人們對產品的分類更加謹慎。」

歐盟CSRD:史上最詳盡的永續揭露立法

另一道新政策是今年1月5日生效的《企業永續報告指令》(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,簡稱CSRD),號稱是史上最詳盡的永續揭露立法,預計影響5萬家公司(含在歐盟營運的外國公司),強制在年度申報中揭露與商業模式、策略和供應鏈相關的永續資訊。

除了歐盟的《永續金融揭露規範》與《企業永續報告指令》之外,脫歐的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,打算推出比SFDR更嚴格的《永續金融規範》(SDR)。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

2024年起,凡員工超過250人,淨營收逾4000萬歐元(約13億台幣),總資產達2000萬歐元(約6.6億台幣)的大型公司,或是在歐盟上市的公司都必須申報。中小企業則有3年緩衝。外國企業也在監管之列,2028年起,凡在歐盟淨營收超過1.5億歐元(約49億台幣),並設有歐盟子公司或分支機構的外國企業也須申報。

CSRD強調「雙重重大性」(double materiality)原則,不僅考量企業的永續風險,也要看它對永續的影響。換句話說,不只看財務,也要看其公共性,目的是實現歐盟的公共政策目標。

為此,其ESG的揭露要求也更詳細,例如:

E(環境)涵蓋《歐盟永續投資分類標準》(EU Taxonomy)的六項「綠色」KPI,從氣候減排(含所有範疇的溫室氣體排放)、氣候變遷調適、水與海洋資源保護、循環經濟、污染防治、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等。鉅細靡遺的施行細則,針對13種產業、上百項活動制定了量化標準,從每噸水泥、鑄鐵的碳排,零碳車的標準,到馬桶水箱的容量上限都有,避免混水摸魚。

S(社會)則包含了聯合國SDGs和歐盟人權公約定義的工作條件、性別平等、多元共融與人權。

G(治理)則須揭露企業如何氣候風險管理、盡職調查程序、商業道德和遊說活動等,並要求商業模式與策略必須與《巴黎協定》和《歐洲氣候法》一致。最後,還要求通過認證機構的獨立審查,並將訊息納入董事報告中,讓董事會對 ESG 績效負起書面責任。

歐盟永續投資分類標準瞄準金融業與大型企業

剛提到的《歐盟永續投資分類標準》在去年初生效,是當前永續發展的「共同語言」。

為了確保資金流向對歐盟氣候及環境政策目標有實質幫助的項目上,該法強制歐盟金融業、大型企業以及歐盟會員國在年報中揭露環保活動在其營業額、營運和資本支出中的百分比,並滿足三項條件:對六大目標至少有一項重大貢獻,不對其他目標造成重大傷害,以及符合最低人權保障。

然而,烏俄戰爭帶來的能源安全危機及高額帳單,讓歐盟做出讓步,將爭議多時的核電與天然氣有條件列入「永續分類」,今年生效,引發外界對其正當性的質疑。

美國:美版氣候揭露規範預計4月公佈

在美國,美國證交會(SEC)2022年3月發布了《氣候相關揭露草案》,要求在美上市公司必須在年度申報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、極端氣候事件的財務影響(如供應鏈中斷增加的成本)、氣候風險管理程序、氣候相關機會等八大項目,預計影響6600家企業(含外國企業)。一旦通過,預計最快2023財年開始適用。

其中,溫室氣體排放要求揭露範疇一、二的絕對碳排放量和碳強度。假如企業制定了範疇三的減排目標,則須提供範疇三的數據,但有一年的緩衝期。

然而,1月3日起,反ESG的共和黨掌握了國會眾議院多數,生出許多變數,但目前SEC仍預計4月會發布美版氣候揭露規範。

英國:超歐趕美的SDR

各國都想制定標準,脫歐的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(FCA),打算推出比SFDR更嚴格的《永續金融規範》(SDR),除了要求企業揭露組織及產品層面的永續資訊,還引入新的基金評級制度、永續投資標章,對基金名稱和行銷方式設限,並制定反漂綠規範。

該草案剛在1月25日結束公告,預計2023年第2季定案,2024年上路,2025年開始申報,並打算向其他國家推廣。

台灣:台版《永續投資分類標準》研擬中,上市櫃公司碳盤查今年開跑

台灣金管會已公布部分產業的台灣版《永續投資分類標準》,仿歐盟定義各項經濟活動的台灣永續量化指標。去年底剛出爐的「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」指出第一波將鎖定三大產業:製造業、不動產業與運輸倉儲業。一起發布的還有16項符合永續認定的「一般經濟活動」和13項「前瞻經濟活動」。

此外,去年3月,金管會啟動了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」,將依產業類型和資本額分四階段強制推動溫室氣體盤查,今年起正式開跑。首波涵蓋118家資本額破百億的上市櫃公司及45家鋼鐵業者、水泥業者必須在年報中揭露公司碳盤查結果,並在2027年擴大到所有上市櫃公司,2029年完成查證。

金管會於今年三月公布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」的相關時程規劃。圖片來源/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

隨著ESG資訊越來越透明,投資人將能更清楚評估當中的風險與機會,重建投資人信心;但對企業來說,越來越多的標準,也代表越來越多的規定、表格、報告死線和成本,企業如何進行組織改革,才能跟上瞬息萬變的國際規範,因應永續監管的戰國時代?國際標準「們」能否接軌,或至少在關鍵數字的標準上達成共識?這些都將是2023年的焦點議題。

但可以確定的是,ESG基金的「膨風」推銷法該收斂了,新任的DWS執行長忽柏斯(Stefan Hoops)說。

法令 適用對象 預定時程

歐盟永續投資

分類標準(EU Taxonomy)

歐盟金融業者、適用《非財務報告指令》的歐盟大型公司、歐盟及會員國

FY2021(資格/揭露佔比)
FY2022(符合三大條件,非金融業)
FY2023(符合三大條件,金融業)
歐盟企業永續報告指令(CSRD) 歐盟上市公司、大型公司、大型外國企業 FY2024
美國氣候相關揭露草案 在美上市公司(含外國企業) FY2023
英國永續金融規範(SDR) 受金融行為監管局監理的公司 2024年上路,2025年申報
台灣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所有上市櫃公司

2023年首波適用118家資本額破百億的上市櫃公司及45家鋼鐵業者、水泥業者,預計2027年完成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碳盤查

台版《永續投資分類標準》 第一波鎖定製造業、不動產業與運輸倉儲業 未知

閱讀更多:2023永續發展的重要觀察

我愛淡水河 2023 - 年度行動溯源紀錄|天下雜誌 ╳ 明緯